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聯合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以及北京生態文化協會,公布“2022年愛普生大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專項計劃暨優秀攝影作品征集”最終結果。本次大賽的征集期自2022年9月15日至11月15日,主題為“綠動未來,行攝自然之美”,面向所有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鼓勵大學生用影像記錄北京自然之美,記錄北京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顒右还彩盏絹碜?2所高校的166名大學生提交的1067份攝影作品,經過來自愛普生、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中國青年報、北京綠化基金會、北京青年報、北京生態文化協會、WWF和奧美公關的專家評委團線上評審和線下終評會,最終選出以下優秀作品和團隊。
攝影作品獎
獎項 | 作品 | 作者 | 學校 |
最佳視效獎 | 《我在樹干上躍起!》 | 田雙瑞 | 中國農業大學 |
《荷前仙鶴》 | 尚岳洲 | 中國農業大學 | |
優秀作品獎 | 《是蛾子不是鳥!》 | 尚岳洲 | 中國農業大學 |
《腐土生蕈》 | 于秀博 | 中國農業大學 | |
《松尖上的白琵鷺》 | 單浩峰 | 中國傳媒大學 | |
《鴛鴦》 | 耿亦凡 | 清華大學 | |
《紅葉滿山醉人心》 | 徐博軒 | 北京大學 | |
《問青天》 | 蘇權欣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定格》 | 張紹田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香楓漁火》 | 賀金山 | 中央財經大學 | |
《看什么看,我的樹!》 | 王子夜 | 中央美術學院 | |
《夢中的花?!?/td> | 李先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
入圍獎 | 《喜“柿”》 | 朱睿 | 中國農業大學 |
《暢游》 | 朱睿 | 中國農業大學 | |
《綠葉上的紅色呱呱》 | 尚岳洲 | 中國農業大學 | |
《雨后的蜘蛛》 | 尚岳洲 | 中國農業大學 | |
《星星點花》 | 尚岳洲 | 中國農業大學 | |
《林中刺客》 | 鄒明陽 | 中國農業大學 | |
《采蜜蜂》 | 鄒明陽 | 中國農業大學 | |
《躍動》 | 姜承希 | 中國農業大學 | |
《鬼針挑露》 | 于秀博 | 中國農業大學 | |
《林中倩影》 | 張騫桐悅 | 中國農業大學 | |
《自憐》 | 王思怡 | 中國農業大學 | |
《自在》 | 解亦菲 | 中國農業大學 | |
《梳羽》 | 姜承希 | 中國農業大學 | |
《鴛舞》 | 單浩峰 | 中國傳媒大學 | |
《秋水》 | 單浩峰 | 中國傳媒大學 | |
《林深見鹿》 | 單浩峰 | 中國傳媒大學 | |
《風中的小可愛》 | 史若萱 | 中央財經大學 | |
《雀躍松林》 | 賀金山 | 中央財經大學 | |
《高貴》 | 史若萱 | 中央財經大學 | |
《秋綠》 | 史若萱 | 中央財經大學 | |
《假裝刺猬》 | 史若萱 | 中央財經大學 | |
《秋閑處》 | 高藝文 | 清華大學 | |
《登枝》 | 耿亦凡 | 清華大學 | |
《斑駁倒影》 | 張洋港 | 清華大學 | |
《鏡花》 | 張寶焱 | 中央美術學院 | |
《看,這里有一只小鳥》 | 王子夜 | 中央美術學院 | |
《廊角竹影》 | 邵俊杰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
《垂秋》 | 邵俊杰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
《浮萍映鴛鴦》 | 徐博軒 | 北京大學 | |
《生命交響》 | 滕麗珊 | 北京師范大學 |
立項團隊獎
獎項 | 團隊 | 學校 |
最佳團隊獎 | 大學生記者團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航紅十字會-攝影組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優秀團隊獎 | 果殼浙般賞京秋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學生愛心社 | 北京大學 | |
學生粉刷匠工作室協會 | 清華大學 | |
綠動生命實踐隊 | 北京師范大學 | |
鄉村振興研究生服務站 | 中央財經大學 | |
CAFA2020級園丁大隊 | 中央美術學院 |
愛普生大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專項計劃暨優秀攝影作品征集活動2022年首發,通過知行計劃平臺面向100多所高校發布,進行海報張貼、路演、宣講等線下活動,一經發出便獲得高校學生的熱烈響應,吸引以北京地區為主的19所高校41支團隊申報,其中雙一流高校占比近90%。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的團隊作品提交量均超過100份,其中中國農業大學團隊以168份作品數位居榜首。
愛普生品牌與營銷傳播部門總經理袁雪與評委團就優秀作品展開討論及評選
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品牌與營銷傳播部門總經理袁雪表示:“愛普生始終堅持發展綠色科技,我們期待年輕群體能關注生物多樣性,注重環境保護,此次大賽充分體現了愛普生的綠色基因。我們很高興看到北京地區大學生積極參與,作品質量也令人驚喜。愛普生計劃逐步在中國重點區域推廣生物多樣性專項計劃,為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力量。”
本次大賽得到了北京各大知名公園管理處,包括天壇、頤和園、香山、圓明園、西山國家森林的支持,并優選8支高校大學生團隊開展創意行動,鼓勵大學生不斷創新和挑戰自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生物多樣性”公園旅拍,走進富有中國傳統特色的歷史文化勝地,拍攝極具特色的植物及動物,發現生物多樣性之美,共同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眾參與度,加強生態保護宣傳教育。
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秘書長夏軍表示:“愛普生大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專項計劃暨優秀攝影作品征集活動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專業科技為大學生賦能,支持和鼓勵青年學生走進城市公園,發現和記錄城市與生物多樣性交融之美,為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貢獻青年力量。期待能有越來越多像愛普生中國這樣優秀的企業,和更多這樣優秀的項目涌現出來,助力青年成長,和知行計劃一起,發現青年,發現未來。”
2022年愛普生大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專項計劃暨優秀攝影作品征集評委團合影
8支立項團隊累計組織40余場#行攝自然之美#創意行動,共有276人次的大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帶著各種攝影裝備走進京城各大公園、探索校園未曾發現的角落。組委會通過知行計劃官方平臺、高校社群、學生團隊自媒體發布、轉發項目信息,觸達各大高校在校大學生群體,立項團隊利用自媒體、朋友圈持續發布項目相關傳播,覆蓋公眾號、微博、B站、小紅書、百家號等各大平臺,線上線下傳播影響力累計超過30萬人次。
部分優秀作品展示
北京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都市之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的數據顯示,北京地區目前已有記錄2088種維管束植物(別稱“高等植物”,包括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三大類),其中國家及北京市重點保護植物80種,近600種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在北京棲息繁衍。2022年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北京將不斷擴大綠色空間規模,加強自然保護地管理,建設生物多樣性之都。
自1942年創立以來,愛普生始終堅信技術創新擁有可以改變世界的巨大潛能,在科技創新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省、小、精”的技術理念,為客戶提供超越期望的產品和服務。截止2022年,精工愛普生公司九次榮獲“全球創新Top 100企業”大獎。愛普生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始終堅持“科技+本地化”戰略,并積極聯合各領域優秀合作伙伴一起,攜手共創,在不同領域為中國用戶量身定制綠色解決方案,在減少環境影響的同時,為中國用戶帶來更高效、舒適、可持續的使用體驗,共同建設美好未來。如今,綠色創新精神已融入愛普生基因,為探索五大創新領域技術創新,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愛普生深知推動綠色創新,需要全鏈條發力,從各個環節實現綠色創新。在最新《2050環境愿景》中,愛普生將投入1000億日元落實環保措施,并計劃在2023年使用可再生能源滿足整個集團100%的電力需求,到2030年以實現控溫1.5℃的目標,降低整體排放量。最終到2050年達成碳負排放和地下資源零消耗目標*1*2。
注釋:
*1 基于國際組織SBT設定的標準制定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
*2 不可再生資源,如石油和金屬。
掃描二維碼即可訪問愛普生官方微信
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聯合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以及北京生態文化協會,公布“2022年愛普生大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專項計劃暨優秀攝影作品征集”最終結果。本次大賽的征集期自2022年9月15日至11月15日,主題為“綠動未來,行攝自然之美”,面向所有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鼓勵大學生用影像記錄北京自然之美,記錄北京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顒右还彩盏絹碜?2所高校的166名大學生提交的1067份攝影作品,經過來自愛普生、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中國青年報、北京綠化基金會、北京青年報、北京生態文化協會、WWF和奧美公關的專家評委團線上評審和線下終評會,最終選出以下優秀作品和團隊。
攝影作品獎
獎項 | 作品 | 作者 | 學校 |
最佳視效獎 | 《我在樹干上躍起!》 | 田雙瑞 | 中國農業大學 |
《荷前仙鶴》 | 尚岳洲 | 中國農業大學 | |
優秀作品獎 | 《是蛾子不是鳥!》 | 尚岳洲 | 中國農業大學 |
《腐土生蕈》 | 于秀博 | 中國農業大學 | |
《松尖上的白琵鷺》 | 單浩峰 | 中國傳媒大學 | |
《鴛鴦》 | 耿亦凡 | 清華大學 | |
《紅葉滿山醉人心》 | 徐博軒 | 北京大學 | |
《問青天》 | 蘇權欣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定格》 | 張紹田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香楓漁火》 | 賀金山 | 中央財經大學 | |
《看什么看,我的樹!》 | 王子夜 | 中央美術學院 | |
《夢中的花?!?/td> | 李先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
入圍獎 | 《喜“柿”》 | 朱睿 | 中國農業大學 |
《暢游》 | 朱睿 | 中國農業大學 | |
《綠葉上的紅色呱呱》 | 尚岳洲 | 中國農業大學 | |
《雨后的蜘蛛》 | 尚岳洲 | 中國農業大學 | |
《星星點花》 | 尚岳洲 | 中國農業大學 | |
《林中刺客》 | 鄒明陽 | 中國農業大學 | |
《采蜜蜂》 | 鄒明陽 | 中國農業大學 | |
《躍動》 | 姜承希 | 中國農業大學 | |
《鬼針挑露》 | 于秀博 | 中國農業大學 | |
《林中倩影》 | 張騫桐悅 | 中國農業大學 | |
《自憐》 | 王思怡 | 中國農業大學 | |
《自在》 | 解亦菲 | 中國農業大學 | |
《梳羽》 | 姜承希 | 中國農業大學 | |
《鴛舞》 | 單浩峰 | 中國傳媒大學 | |
《秋水》 | 單浩峰 | 中國傳媒大學 | |
《林深見鹿》 | 單浩峰 | 中國傳媒大學 | |
《風中的小可愛》 | 史若萱 | 中央財經大學 | |
《雀躍松林》 | 賀金山 | 中央財經大學 | |
《高貴》 | 史若萱 | 中央財經大學 | |
《秋綠》 | 史若萱 | 中央財經大學 | |
《假裝刺猬》 | 史若萱 | 中央財經大學 | |
《秋閑處》 | 高藝文 | 清華大學 | |
《登枝》 | 耿亦凡 | 清華大學 | |
《斑駁倒影》 | 張洋港 | 清華大學 | |
《鏡花》 | 張寶焱 | 中央美術學院 | |
《看,這里有一只小鳥》 | 王子夜 | 中央美術學院 | |
《廊角竹影》 | 邵俊杰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
《垂秋》 | 邵俊杰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
《浮萍映鴛鴦》 | 徐博軒 | 北京大學 | |
《生命交響》 | 滕麗珊 | 北京師范大學 |
立項團隊獎
獎項 | 團隊 | 學校 |
最佳團隊獎 | 大學生記者團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航紅十字會-攝影組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優秀團隊獎 | 果殼浙般賞京秋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學生愛心社 | 北京大學 | |
學生粉刷匠工作室協會 | 清華大學 | |
綠動生命實踐隊 | 北京師范大學 | |
鄉村振興研究生服務站 | 中央財經大學 | |
CAFA2020級園丁大隊 | 中央美術學院 |
愛普生大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專項計劃暨優秀攝影作品征集活動2022年首發,通過知行計劃平臺面向100多所高校發布,進行海報張貼、路演、宣講等線下活動,一經發出便獲得高校學生的熱烈響應,吸引以北京地區為主的19所高校41支團隊申報,其中雙一流高校占比近90%。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的團隊作品提交量均超過100份,其中中國農業大學團隊以168份作品數位居榜首。
愛普生品牌與營銷傳播部門總經理袁雪與評委團就優秀作品展開討論及評選
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品牌與營銷傳播部門總經理袁雪表示:“愛普生始終堅持發展綠色科技,我們期待年輕群體能關注生物多樣性,注重環境保護,此次大賽充分體現了愛普生的綠色基因。我們很高興看到北京地區大學生積極參與,作品質量也令人驚喜。愛普生計劃逐步在中國重點區域推廣生物多樣性專項計劃,為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力量。”
本次大賽得到了北京各大知名公園管理處,包括天壇、頤和園、香山、圓明園、西山國家森林的支持,并優選8支高校大學生團隊開展創意行動,鼓勵大學生不斷創新和挑戰自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生物多樣性”公園旅拍,走進富有中國傳統特色的歷史文化勝地,拍攝極具特色的植物及動物,發現生物多樣性之美,共同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眾參與度,加強生態保護宣傳教育。
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秘書長夏軍表示:“愛普生大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專項計劃暨優秀攝影作品征集活動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專業科技為大學生賦能,支持和鼓勵青年學生走進城市公園,發現和記錄城市與生物多樣性交融之美,為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貢獻青年力量。期待能有越來越多像愛普生中國這樣優秀的企業,和更多這樣優秀的項目涌現出來,助力青年成長,和知行計劃一起,發現青年,發現未來。”
2022年愛普生大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專項計劃暨優秀攝影作品征集評委團合影
8支立項團隊累計組織40余場#行攝自然之美#創意行動,共有276人次的大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帶著各種攝影裝備走進京城各大公園、探索校園未曾發現的角落。組委會通過知行計劃官方平臺、高校社群、學生團隊自媒體發布、轉發項目信息,觸達各大高校在校大學生群體,立項團隊利用自媒體、朋友圈持續發布項目相關傳播,覆蓋公眾號、微博、B站、小紅書、百家號等各大平臺,線上線下傳播影響力累計超過30萬人次。
部分優秀作品展示
北京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都市之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的數據顯示,北京地區目前已有記錄2088種維管束植物(別稱“高等植物”,包括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三大類),其中國家及北京市重點保護植物80種,近600種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在北京棲息繁衍。2022年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北京將不斷擴大綠色空間規模,加強自然保護地管理,建設生物多樣性之都。
自1942年創立以來,愛普生始終堅信技術創新擁有可以改變世界的巨大潛能,在科技創新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省、小、精”的技術理念,為客戶提供超越期望的產品和服務。截止2022年,精工愛普生公司九次榮獲“全球創新Top 100企業”大獎。愛普生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始終堅持“科技+本地化”戰略,并積極聯合各領域優秀合作伙伴一起,攜手共創,在不同領域為中國用戶量身定制綠色解決方案,在減少環境影響的同時,為中國用戶帶來更高效、舒適、可持續的使用體驗,共同建設美好未來。如今,綠色創新精神已融入愛普生基因,為探索五大創新領域技術創新,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愛普生深知推動綠色創新,需要全鏈條發力,從各個環節實現綠色創新。在最新《2050環境愿景》中,愛普生將投入1000億日元落實環保措施,并計劃在2023年使用可再生能源滿足整個集團100%的電力需求,到2030年以實現控溫1.5℃的目標,降低整體排放量。最終到2050年達成碳負排放和地下資源零消耗目標*1*2。
注釋:
*1 基于國際組織SBT設定的標準制定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
*2 不可再生資源,如石油和金屬。
掃描二維碼即可訪問愛普生官方微信